—— PROUCTS LIST
- 電壓擊穿試驗儀
 - 電阻測試儀
 - 介電常數介質損耗測試儀
 - 拉力試驗機
 - 總有機碳分析儀
 - 低溫脆性沖擊試驗機
 - 完整性測試儀
 - 漏電起痕試驗機
 - 磨擦磨損試驗機
 - 耐電弧試驗儀
 - 門尼粘度儀
 - 落錘沖擊試驗機
 - 垂直燃燒試驗儀
 - 熱老化試驗箱
 - 氧指數試驗儀
 - 泡沫落球回彈試驗儀
 - 橡膠硫化儀
 - 氣動沖片機
 - 啞鈴制樣機
 - 熱變形維卡軟化點測試儀
 - 落球沖擊試驗機
 - 阿克隆摩擦試驗機
 - 恒溫恒濕試驗箱
 - 海綿落球回彈率測試儀
 - 塑料球壓痕硬度計
 - 毛細管流變儀
 - 裁刀
 - 海綿泡沫壓陷硬度試驗儀
 - 擺錘沖擊試驗機
 - 熱變形維卡軟化點測定儀
 - 熔體流動速率儀
 - 平板硫化機
 - 簡支梁沖擊試驗機
 - 微量水分測定儀
 - 制樣機
 - 灼熱絲試驗儀
 - 疲勞沖擊測試儀
 - 缺口制樣機
 - 差示掃描量熱儀
 - 紫外老化試驗箱
 - 可塑性試驗機
 - 導熱系數測定儀
 - 鼓風干燥箱
 - 邵氏硬度計
 - 海綿泡沫拉伸強度試驗機
 - 電池內阻測試儀
 - 石油產品全自動凝點傾點測試儀
 - 閉口閃點全自動測定儀
 
如何校準半導電材料電阻測試儀?
以下是半導電材料電阻測試儀的標準化校準流程及關鍵技術要點,綜合儀器原理與行業實踐整理:
?一、校準前準備?
?環境控制?
恒溫恒濕:溫度23±1℃、濕度≤60%,避免溫差導致電阻率偏差>10%。
電磁屏蔽:關閉周邊強電磁設備(如電機),使用三軸屏蔽電纜連接儀器。
?設備檢查?
探針狀態:四探針鋼針無磨損,排列順序為電流電極(I?/I?)在外側,電位電極(V?/V?)在內側。接地安全:測試儀接地線獨立接入接地樁(接地電阻<4Ω)。
?二、核心校準步驟?
?1. 空間位置校準(非接觸式探針適用)?
用激光測距儀調整探針與樣品垂直距離至規定值(如5mm),平行度<0.1mm。
壓力控制:接觸式探針需施加>65N/m的壓力,確保電極緊密接觸。
?2. 電參數校準?
?校準項?  | ?操作要點?  | 
?零點校準?  | 斷開樣品連接,執行零點校準消除系統誤差。  | 
?電流精度校準?  | 接入標準電阻(如100mΩ),調節電流至預設值(半導材料常用1-100mA),>±0.5%需返修  | 
?電阻率基準校準?  | 采用已知電阻率的標準片(如0.924Ω·cm硅片),按公式 ?ρ=2πs(V/I)? 驗證(s:探針間距)  | 
?3. 多功能模塊驗證?
?電容補償校準?:并聯100pF電容測試0.5μS點,補償誤差需<±0.5%。
?溫度補償校準?:輸入標準Pt電阻值(如對應25℃的100Ω),驗證顯示溫度偏差≤0.5℃。
?三、精度驗證與記錄?
?重復性測試?
對標準片連續測量5次,計算離散率:>3%需排查探針接觸或環境干擾。
?量程覆蓋驗證?
低阻區(10?3Ω·cm):用銅標準片
高阻區(10?Ω·cm):用防靜電橡膠標準片。
?校準報告?
記錄標準器編號、環境參數、修正值,保存原始數據備查。
?四、風險規避指南?
?故障現象?  | ?解決方案?  | 
測量值漂移  | 檢查接地可靠性或電磁屏蔽(偏差>5%時重啟浮動電路)  | 
接觸不良  | 打磨樣品表面并酒精清潔,增大探針壓力  | 
溫度補償失效  | 更換Pt溫度傳感器,重新輸入電阻-溫度曲線  | 
?校準周期?:常規使用每月1次,高頻使用每周1次。
?禁用操作?:帶電拆卸探針!高阻測試(>10?Ω·cm)時避免手接觸樣品。
?五、校準核心步驟?
?電參數校準??零點校準?:斷開樣品連接執行校零,消除系統本底誤差(偏差應≤±0.1%)。
?電流精度校準?:接入標準電阻(如100mΩ),調節電流至設定值(半導體常用1-100mA檔),±0.5%需返修。?電阻率基準校準?:采用標準電阻片(如0.924Ω·cm硅片),按公式 ?ρ?=2πs(V/I)? 驗證(s:探針間距)。
?物理參數校準??探針間距?:激光測距儀調整至標稱值(如1mm),平行度<0.1mm。?接觸壓力?:接觸式探針需施加>65N/m壓力,確保電極緊密接觸。
?功能模塊驗證??溫度補償?:輸入標準Pt電阻值(如25℃對應100Ω),溫度顯示偏差≤0.5℃為合格。?電容補償?:并聯100pF標準電容測試,補<±0.5%
?六、精度驗證方法?
?重復性測試?對標準片連續測量5次,離散率>3%需排查探針接觸或環境干擾。
?量程覆蓋驗證?
?量程?  | ?標準樣品?  | ?允許?  | 
低阻區(10?3Ω·cm)  | 銅標準片  | ±0.5%  | 
高阻區(10?Ω·cm)  | 防靜電橡膠標準片  | ±1.5%  | 
?七、風險控制與周期?
?風險項?  | ?解決方案?  | 
測量值漂移  | 檢查接地電阻(需<4Ω)或重啟浮動電路  | 
溫度補償失效  | 更換Pt傳感器并重輸電阻-溫度曲線  | 
接觸不良  | 打磨樣品表面酒精清潔,增大探針壓力  | 
?校準周期?:常規使用?每月1次?,高頻環境?每周1次?。?安全警示?:嚴禁帶電拆卸探針高阻測試(>10?Ω·cm)時避免人體接觸樣品。
?附:校準公式示例?(四探針法)
若標準硅片ρ?=0.924Ω·cm,探針間距s=1mm,實測V=0.1848V、I=100mA:ρ實測=2×3.14×0.001×(0.18480.1)=0.924Ω?cmρ實測=2×3.14×0.001×(0.10.1848)=0.924Ω?cm合格范圍:?0.910~0.938Ω·cm?(誤差≤1.5%)


